
IBM 承諾投入 1500 億美元於美國在地製造與研發

IBM 週一表示,其投資計畫中包含300 億美元將專門用於美國境內的大型主機(mainframe)與量子運算技術開發。
簡報重點:
IBM 週一宣布,未來五年將投入 1500 億美元於美國在地科技建設。其中包括 300 億美元專門用於大型主機與量子運算的研發、生產與製造。
IBM 董事長、總裁兼執行長 Arvind Krishna 表示:「自 114 年前創立以來,我們始終致力於創造美國就業機會與製造發展。透過這項投資與製造承諾,IBM 將持續扮演全球最先進運算與 AI 技術的核心角色。」
此外,IBM 本月正式啟動銷售其最新一代主機系統 z17,該產品專為 AI 工作負載而設計,預計於 6 月 18 日全面上市。
深度解析:
IBM 的大規模投資行動正值全球科技企業面臨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、IT 成本壓力與企業支出緊縮的敏感時刻。
前總統唐納.川普於 4 月 2 日提出新一波進口關稅構想,引發市場不安,進一步加劇了供應鏈中斷與經濟放緩的疑慮。受此影響,GPU 大廠 Nvidia 也宣佈高達 5000 億美元的在美建廠計畫,與台積電、鴻海、緯創、日月光與矽品等台灣企業合作,在亞利桑那與德州建設晶圓廠。
儘管拜登政府暫時凍結部分電子零組件關稅,但分析師仍下調了 2025 年全球 IT 支出預測。
在 IBM 最近公布的 2025 年第 1 季財報中,Krishna 指出,公司尚未觀察到客戶購買行為有明顯改變,但也坦言經濟不確定性可能影響顧問服務等非必須性開支。
他補充說:「若整體宏觀經濟惡化,我們某些業務可能會出現更大的變動性。」
IBM 的供應鏈因進口佔總支出不到 5%,因此受關稅影響有限。Krishna 表示,公司正在「策略性地評估替代供應來源與緩解方案」。
這波回流製造熱潮可追溯至 2022 年的 CHIPS 與科學法案,該法案挹注超過 330 億美元於美國半導體產業。
IBM 表示,這筆投資將強化其位於 紐約 Poughkeepsie 的大型主機製造廠,公司補充說:「全球超過 70% 的高價值交易都是透過 IBM 在美國生產的大型主機處理完成。」
IBM 在 2025 年第 1 季研發支出近 20 億美元,而在上一個會計年度則投入了約 75 億美元於研發,2024 年總支出與其他收入合計低於 300 億美元。